----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
遂川县是全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,也是长江中下游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。每年9至10月是候鸟集群南迁的高峰期,鸟类环志一般也在这个时期进行。
鸟类环志是对迁徙候鸟科学网捕后,进行身体数据测量和采样,并在鸟脚上套上印有我国候鸟标准型号的金属环,是一种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。
为保护候鸟平安迁徙,2023年,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创新保护举措,首次在环志中运用了北斗卫星定位技术,并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为候鸟安装了专门研发的小型轻量化装置。“这是一个背负式的6.5克追踪器,重量不超过这只小白鹭本身体重的3%。”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王朝阳介绍,这种卫星追踪定位装置是专门为鸟类迁徙研究而研发的小型化、轻量化装置,可以在候鸟放飞后向后台定期发送位置信息,从而清晰展示候鸟迁徙路线图。
“现在有了这个卫星追踪器,我们能够比较精准、及时的知道迁徙路线,候鸟是从哪里来的,什么时候来的,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,飞行高度是多少,都能够比较精准地了解到。”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朱高栋高兴地说。
据了解,保护区已累计为3.8万只候鸟进行了环志,本季已环志鸟类614只,其中安装卫星定位追踪器的环志鸟类36只,全部运行良好。这些候鸟将携带北斗卫星定位装置,将迁徙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发送给科研人员,为研究候鸟的迁徙路线、停歇地点、迁徙时间提供科学数据分析。(朱小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