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原文出处:http://www.xiancity.cn
7月7日,前段时间刷屏的“北斗三号”,又出现在了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的作文题中。“(北斗卫星导航)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,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,它们共同织成一张‘天网’,可服务全球。”题目要求考生从“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”切入,选取角度写议论文。
显然,这次北京高考作文的角度并不刁钻,使用的材料还在“冒着热气”。6月23日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“一箭双星”方式成功发射第52、53颗北斗导航卫星。至此,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,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,这也为我国最终实现全球组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从2017年11月5日首次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以来,北斗系统在两年时间实现了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,以平均每月发射1.2颗卫星的高密度,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。
“天上的星星参北斗。”自古以来,北斗七星就犹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,始终在指引着迷途中人们前进的方向。因此,当6月23日,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发射,随即就引发了一场网友热议。虽然“外行看热闹、内行看门道”,但是,伴随对相关知识学习的深入,“中国北斗”的模样,逐渐在笔者的脑海中清晰了起来。可以说,从农林牧渔到旅游服务,从交通运输到减灾救灾,“中国北斗”的服务是无时不在、无处不在。
中国的北斗就是世界的北斗。如今,世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俱乐部,其实也就只有四个成员:美国的GPS、欧洲的伽利略、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。其中,最为常见的则是美国的GPS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在准确性方面,美国所公开的民用信号比美国1991年使用的军用信号还要相差十倍,所以,它并不能真正为世界人民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。但是,伴随着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完美收官,以及中国强烈的“命运共同体”意识,不仅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耀眼的科技之光,更会成为惠及全球民生的生动诠释。
中国北斗让世界通信行业前景不再是海市蜃楼。正如中信建投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戴春荣所言,北斗产业到2020年有望占到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70%-80%。届时,仅仅在中国国内的北斗产业规模就将达到3500亿~4000亿元。事实上,当前全球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。无论在天涯,或是在海角,神奇的“中国北斗”都能随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时空信息服务。为此,完全可以预见,“中国北斗”必将成为引领世界通信行业实现经济复苏的强大引擎。
中国北斗让中国品牌屹立于世界之巅。由55颗卫星组成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,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、定位精度最高、定位速度最快的导航系统,彰显出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。回顾过去,中国卫星“从无到有”,经过数万名工作人员呕心沥血、艰辛付出,书写出了一段精彩的中国科技传奇。中国北斗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是毋庸置疑的,但是,伴随着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,再高的山最终也都被中国人踩在了脚下。
总之,“创新没有止境,梦想没有极限。”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,人类虽然是渺小的,但笔者坚信:“中国北斗”这一科技创新成果作为太空中最闪亮的“中国星”,必定会为全人类的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!